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和党建工作作出了一系列重要批示,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深刻回答了事关国资国企改革发展大局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形成了一个全面系统、内涵丰富、有机联系的科学理论体系。让我们一起重温习总书记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和党建工作的重要论述。
要落实新发展理念,紧紧围绕构建新发展格局,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深化科技创新、制度创新、业态和模式创新。
——《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五次会议上的讲话》(2020年9月1日)
——《在经济社会领域专家座谈会上的讲话》(2020年8 月24日)
要千方百计把市场主体保护好,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弘扬企业家精神,推动企业发挥更大作用实现更大发展,为经济发展积蓄基本力量。
——《在企业家座谈会上的讲话》(2020年7月21日)
今后3年是国企改革关键阶段,要坚持和加强党对国有企业的全面领导,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推进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增强国有经济竞争力、创新力、控制力、影响力、抗风险能力。
——《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上的讲话》(2020年6月30日)
要打造具有战略性和全局性的产业链,围绕“巩固、增强、提升、畅通”八字方针,支持上下游企业加强产业协同和技术合作攻关,增强产业链韧性,提升产业链水平,在开放合作中形成更强创新力、更高附加值的产业链。要建立共性技术平台,解决跨行业、跨领域的关键共性技术问题。
——《在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五次会议上的讲话》(2019年8月26日)
要坚持通过深化改革来破难题、解新题,加快改革创新,推动任务落实,强化制度集成,增强经济发展内生动力,增强应对挑战、抵御风险能力。要加强对改革的实效评估,梳理存在的突出短板和弱项,有针对性地一项一项推动解决。
——《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八次会议上的讲话》(2019 年5 月29 日)
当前我国经济形势总体是好的,但经济发展面临的国际环境和国内条件都在发生深刻而复杂的变化,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过程中不可避免会遇到一些困难和挑战,经济运行稳中有变、变中有忧,我们既要保持战略定力,推动我国经济发展沿着正确方向前进;又要增强忧患意识,未雨绸缪,精准研判、妥善应对经济领域可能出现的重大风险。
——《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坚持底线思维着力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的讲话》(2019年1月21日)
坚持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必须一以贯之;国有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也必须一以贯之。
——2018年9月27日,习近平在中国石油辽阳石化公司考察时的讲话
推动高质量发展是做好经济工作的根本要求。高质量发展就是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发展,是经济发展从“有没有”转向“好不好”。要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破”和“立”上同时发力,加快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加快发展新兴产业,增强经济发展新动能。
——《在湖北考察工作时的讲话》(2018年4月24日-28日)
——《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017年12 月18日)
一个国家一定要有正确的战略选择,我国是个大国,必须发展实体经济,不断推进工业现代化、提高制造业水平,不能脱实向虚。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要加强知识、人才积累,不断突破难题、攀登高峰,国有企业要做落实新发展理念的排头兵、做创新驱动发展的排头兵、做实施国家重大战略的排头兵。
——《在广西考察工作时的讲话》(2017 年4月19 日-21日)
中国特色现代国有企业制度,“特”就特在把党的领导融入公司治理各环节,把企业党组织内嵌到公司治理结构之中,明确和落实党组织在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中的法定地位,做到组织落实、干部到位、职责明确、监督严格。
坚持国有企业基层党组织不放松,确保企业发展到哪里、党的建设就跟进到哪里、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就体现在哪里,为做强做优做大国有企业提供坚强组织保证。
——2016年10月10日,习近平在全国国有企业党的建设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在全国国有企业改革座谈会上的讲话》(2016年7 月4日)
要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完善企业治理模式和经营机制,真正确立企业市场主体地位,增强企业内在活力、市场竞争力、发展引领力。
——《在部分省区党委主要负责同志座谈会上的讲话》(2015 年7 月17 日)
——《在浙江考察工作时的讲话》(2015年5月25日-27日)